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于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于延安南川花石砭半山腰,是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年9月至1947年3月的辦公地。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陜甘寧邊區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南川花石砭原來是陜甘寧邊區師范學校的校址,有土石窯洞百余孔,分布在山上的四個階梯上。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陜甘寧邊區師范學校從1942年9月由花石砭遷往了西北川的張崖村,而駐張崖村辦公的西北局則遷到了花石砭,從此這里成為西北局各部委辦公和住宿的地方。

延安紅色教育基地-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基本簡介

在此期間高崗、習仲勛先后任書記,馬明方任副書記。西北局成立后,領導陜甘寧邊區和陜西省委、伊盟工委黨組織在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軍事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績。特別是整風運動期間召開的西北局高干會,大大推動了陜甘寧邊區各項工作的發展,使陜甘寧邊區成為模范的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期間,西北局和邊區政府領導解放區軍民實行自衛戰爭,保衛黨中央,支援前線,開展整黨、土改運動,為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1949年5月,西北局移駐西安。為此中共中央西北局完成了它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工作歷程。

說明

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維修保護工程為2007年4月開工,2009年7月竣工。舊址占地總面積約48畝,總投資約360萬元?,F存石窯洞28孔,小會議室1座,簡史陳列展覽館1座,機關餐廳1棟,土窯洞數十孔,舊址群保存基本完整。

簡史陳列展覽館總面積為255平方米。共設4個展廳,通過110多幅照片和實物以及兩幅油畫,再現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當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一展廳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二展廳為建設模范抗日根據地;三展廳講述延安整風與西北局高干會;四展廳講述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共中央西北局。

延安紅色教育基地-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從1941年5月成立到1966年10月停止辦公。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對中國人民特別是西北人民的革命事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其光輝業績永載于中國革命的史冊。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41年5月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與陜甘寧邊區中央局合并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區的代表機關,全面領導黨在西北地區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各項工作,對黨在全國范圍執政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新建成的西北局紀念館為三層建筑,建筑面積8035平方米,陳列展出面積3514平方米,共展出實物400余件,照片460張,雕塑16組。整個陳列通過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真實全面地展現了西北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壯大的戰斗歷程,反映了西北局模范執行黨中央各項方針政策、領導陜甘寧邊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建設取得的重大歷史成就和豐功偉績。

按照西北局舊址修復規劃,西北局革命舊址景區建設項目2012年8月啟動,2013年8月紀念館主體工程封頂,2013年底完成內部陳列布展及外圍環境改造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但2013年7月,延安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持續強降雨災害,使西北局舊址受到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