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12日,北大2021年新任教職工崗前培訓在校內舉行。校本部新任教職工240余人參加培訓活動。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看望新任教職工并親自授課。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龔旗煌主持“入職第一課”。北大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學校部分院系的專家學者、職能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工作人員應邀作專題報告。
邱水平授課
9月11日上午,培訓在英杰交流中心開幕,邱水平為新任教職工講授“入職第一課”。邱水平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師工作的重要論述,北大校史和光榮傳統以及師德師風等主題,系統地闡述了如何認識并踐行高校教師的職責與使命、如何認識北大的精神特質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北大教師,更好服務國家需要。他代表學校黨委向新任教職工提出五點希望:一要有政治意識,當好人民教師和黨的教育工作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二要自覺立德修身,把“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畢生追求;三要時時處處以學生為本,當好學生的“知心人”“引路人”;四要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潛心治學、力戒浮躁,在服務國家戰略中追求一流、追求卓越;五要遵循學術規律,在自由探索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加強團隊協作,在學術上追求新的更大突破。他寄語新任教職工“把握歷史機遇,挺立時代潮頭,努力成為立德樹人的‘大先生’,不斷攀登學術高峰,把北大建設成為更具引領性的標桿大學”。
郝平作專題報告
當天下午,郝平為全體新任教職工作了“把握‘十四五’藍圖,推動北大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郝平圍繞學校“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等基本情況和重點任務,分析闡釋了當前的發展形勢和學校未來發展方向與道路,介紹了北大未來改革發展的形勢、重點領域與重點任務。一要科學把握時代變局,堅定辦學定力和發展信心;二要科學制定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方案,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牽引,加快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三要堅持“四個面向”,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四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發揮先進思想文化的領航作用。郝平表示,學校將繼續堅持以人才為根本,以教師為主體,為教師們創造更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工作生活環境。“希望各位老師圍繞立德樹人的核心使命,不斷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為學校的各項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在當天的專題報告環節,歷史學系教授王奇生帶領大家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社會學系教授邱澤奇對大學教師的多重身份及行為邏輯進行了詳細闡釋,從學理角度對教師行為規范進行了解讀。紀委副書記張慶東從相關黨內法規、法律條文出發,從政治要求、教學科研活動和管理活動等方面解讀了教職工的紀法要求和廉潔風險。學生工作部部長王逸鳴詳細介紹了當代高校學生工作模式和特點,指出了新形勢下學生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提出了關于如何做好立德樹人工作的相關思考。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長聘副教授姚翔圍繞新任教職工入職適應的典型問題,就如何擺正心態位置、做好決策管理、通過提升自信心改善工作與生活狀態,提出專業化的行動建議。
專題報告授課教師
12日上午,培訓按照參訓教職工崗位,設立了教學科研和管理教輔兩個分會場。在教學科研分會場,研究生院副院長陳鵬重點介紹了學校研究生培養現狀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進展情況。教務部副部長劉建波從本科教學、課堂教學、課外教學3個角度對本科教育與人才培養的相關環節進行了重點解讀。科學研究部副部長蔡暉重點介紹了“十四五”期間,理工科研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提升基礎研究能力等6個方面重點工作。社會科學部副部長王周誼分析了北大人文社科科研現狀,并對相關管理服務工作進行了深入介紹。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孫華著重介紹了新時期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圍繞“卓越教學”,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教學支撐服務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研究中的相關情況。
教學科研專場
授課教師
在管理教輔分會場,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王輝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出發,詳細闡釋了組織管理的本質,希望新任職員在“十四五”規劃新目標新征程的指引下進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能力。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旭以“公文寫作的理論與實踐”為題為參訓人員進行公文寫作培訓,鼓勵大家勤練內功,不斷提升公文寫作水平和職業素養。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洪峰結合高校領導者勝任力模型和職員素質研究,從政治素質、事業心、責任感、知識和技能等角度強調了好干部的能力與標準。
管理教輔專場
授課教師
12日下午,人事部副部長竇書霞作了北京大學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報告,結合案例重點解讀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介紹了學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昌平新校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賀飛重點介紹了學校“雙一流”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及將采取的新舉措,并對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和昌平新校區的現狀及規劃進行了介紹和展望。王義遒深情回顧了北大的發展史,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對教育和科技的新要求,寄語新任教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胸懷大局、敢于擔當,“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國家與北京大學的改革與發展作出實在的貢獻。校長法律事務辦公室張子溫老師對橫向科研合同中的常見法律問題、注意事項進行了講解,并對一般合同簽署的風險點做了提示。方方從學校的人事人才隊伍基本情況出發,介紹了學校人事改革和隊伍建設的主要措施及相關成效,提出了新時期、新形勢下深化人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幾點思考,并對本次培訓作了總結。
12日下午授課教師
本次崗前培訓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緊密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展開,配合學校人才戰略年的工作規劃,突出政治引領,強化師德師風,提升業務能力,著力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校領導高度重視,親自為教職工授課。除現場授課外,還安排了輔導材料自學、參觀建黨百年展覽等豐富多樣的培訓環節,幫助教職工全面提升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育人水平。
參訓教職工普遍表示,通過兩天緊湊而高效的學習,對新時代教師的立德樹人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北大的歷史、傳統和現狀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對北大的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對更好更快融入北大,全身心投身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等工作大有裨益。
光華管理學院的涂艷蘋老師表示,這次崗前培訓給自己帶來很多對教學、科研和大學的新的認知和思考,意識到在北大做老師意味著多重使命,個人的工作會很自然地和國家的發展相連,也需要積極主動地與國家的需求和變化的時代同步。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輸出專業知識還要傳遞正確價值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術能力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品德和心理健康;作為一個研究者,應堅持做高水平高質量研究,同時要積極服務國家發展。
物理學院楊起帆老師表示,通過本次崗前培訓,對自己的北大教師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一是意識到作為教師,我們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盡到教書育人的責任,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二是作為北大人,需要心懷天下,不負人民對我們的期待,勇敢地承擔國家的重要研究任務,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真正地服務國家、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