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近日,寧夏自治區老干部,開展學習心得約稿活動,并推出“勤思篤行”專欄,集中反映黨員干部參加學習教育后的感受、認識、想法、收獲。現將來稿予以選登。

  用好紅色教育“活教材”

  擦亮老干部“金名片”

  

84.png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一代代共產黨人用汗水和鮮血踐行著許黨報國的鄭重承諾,寫下了一頁又一頁光輝的歷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這對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有著獨特意義。聚焦如何用好紅色教育“活教材”,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廣大老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彌足珍貴、不容忽視。

  走進教育基地,讓紅色地標“接地氣更能提氣”。“紅色地標”見證、親歷、記錄了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黨團結帶領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過程,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走進“紅色地標”,是對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作風的一次次重溫,是對黨員干部精神和思想上的一次次洗禮,是對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的一次次加深。要注重發揮老干部在本地紅色歷史和紅色人物講解方面的經歷、經驗和資源優勢,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銀川烈士陵園、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賀蘭山烈士陵園三大黨性教育基地建設,給新時代黨員干部提氣、提神、提勁兒。

  口述親身經歷,讓紅色故事“入腦入心更入行”。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還是改革建設時代如火如荼的奮斗時光,我們始終都不能忘卻,而其中誕生的英雄兒女和改革先鋒的感人事跡更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要結合新的時代背景、時代任務和時代形勢,不斷將模范、榜樣人物的精神發揚光大。

  唱響歷史樂章,讓紅色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從“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浴血奮戰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艱難探索,再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開拓創新,形成了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這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紅歌是對偉大精神的熱情謳歌,是對非凡歷程的鮮活記錄,是對未來展望的蓄力賦能。要充分發揮紅歌在宣傳教育中大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優勢,繼續推動老年大學“文藝下鄉”活動,讓紅色教育“遍地開花”,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增強感染力、影響力和引領力。